查看原文
其他

美好食间丨又是一年春草绿,梨花风起正清明

上海黄浦 上海黄浦 2023-09-25
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
清明
微雨落清明 思念最绵长


又是一年春草绿,

梨花风起正清明。

今天(4月5日)

迎来一年一度的清明节

这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节日之一

既寄托着人们慎终追远的情感

又承载了春日萌动的生机



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,又称踏青节、行清节、三月节、祭祖节等。


清明是中国目前唯一一个兼具节日身份的节气,是过去清明、上巳、寒食三个节日的“三合一”版本。清朝人富察敦崇所作《燕京岁时记》引用名为《岁时百问》的古书,这样解释它的来由:“万物生长此时,皆清洁而明净。故谓之清明。”


除了祭祖、扫墓的传统习俗以外,清明自古也是踏青、纳新的时节。唐伯虎在诗中说:“过了中秋月不明,过了清明花不好。花前月下且高歌,急需满把金樽倒。”清明可谓二十四节气中,最具有诗意的节日之一。


元·王振鹏《驭马踏青图》中表现骑马踏青的场景。



清明节的由来



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,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。受汉族文化的影响,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,但扫墓祭祖、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。


清明节的起源,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“墓祭”之礼,后来民间亦相仿效,于此日祭祖扫墓,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。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,清明一到,气温升高,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,故有“清明前后,种瓜种豆”。“植树造林,莫过清明”的农谚。


后来,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,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,渐渐的,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,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,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,清明之日不动烟火,只吃凉的食品。


而在寒冷的冬天,又要禁火吃冷食,怕有些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,也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,於是就定了踏青、郊游、荡秋千,踢足球、打马球、插柳,拔河,斗鸡等户外活动,让大家出来晒晒太阳,活动活动筋骨,增加抵抗力。


因此,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,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,使这个节日,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,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;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,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,是一个极富特色,非常特别的节日。



清明节的习俗



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,除了讲究禁火、扫墓,还有踏青、荡秋千、蹴鞠、打马球、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。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,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,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,以锻炼身体。



一、祭祖扫墓
祭祖扫墓,这是清明节的主要习俗。清明节纪念祖先有很多种形式,扫墓是最早的一种习俗,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,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,也逐渐在简化形式。因为火化遗体越来越普遍,人们就前往骨灰置放的地方拜祭先人,而取代扫墓的习俗。
二、踏青
又叫春游。古时叫探春、寻春等。三月清明,春回大地,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,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。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。
三、荡秋千
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。秋千,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。它的历史很古老,最早叫千秋,后为了避忌讳,改为秋千。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,再栓上彩带做成。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。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,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,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。
四、蹴鞠
蹴鞠是一种皮球,用皮革做成球皮,里面再用毛塞紧。蹴鞠其实就是我们中国古代的一项足球运动,只是与现在足球的规则不同而已。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非常喜欢玩的一种游戏,传说是黄帝发明的。

五、放风筝
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。每逢清明时节,人们不仅白天放,夜间也放。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,象闪烁的明星,被称为“神灯”。过去,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,便剪断牵线,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,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,给自己带来好运。
六、拔河
拔河这项活动,发明于春秋后期,开始流行于军队当中,后来逐渐流传到民间。开始的时候不叫拔河,而叫“牵钩”、“钩强”,到唐朝的时候才开始叫“拔河”,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一部分。
七、折柳赠别
汉族人在清明节有折柳赠别的风俗。古代长安灞桥两岸,十里长堤,一步一柳,人们往往到此地惜别,折柳枝赠别亲友,因为“柳”与“留”谐音,以此来表示挽留亲友的意思。古人送行时折柳相送,也寓意亲人此去他乡,正如离枝的柳条,希望他到了新的地方,能够很快地生根发芽,安定下来。
八、插柳
据说插柳的风俗,是为了纪念农事鼻祖神农氏的。俗话说“有心栽花花不开,无心插柳柳成荫”,柳条插土就能活,生命力非常强大,插到哪里,活到哪里,年年插柳,处处成荫。

九、斗鸡
在古代,清明节盛行斗鸡游戏,这个游戏从清明开始,一直到夏至,不仅民间盛行斗鸡,甚至连皇上都参加斗鸡,比如唐玄宗,就最喜欢斗鸡。

十、植树
清明前后,春阳照临,春雨飞洒,种植树苗成活率高,成长快。因此,自古以来,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。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“植树节”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。1979年,人大常委会规定,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,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


顺时养生有妙招



气清景明:重在调肝


清明,乃自然界天清地明之意。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说:“清明,三月节。万物齐乎巽,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。”此时气温上升,阴气渐退,万物生长,吐故纳新,是养生的重要时节。
同时,心火过于旺盛,肝气容易郁滞,易造成情绪失调、气血运行不畅,也是头晕、烦躁、易怒、心烦、失眠等高发期。
《黄帝内经》云:“春三月,此谓发陈,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,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,被发缓形,以使志生,生而勿杀,予而勿夺,赏而勿罚,此春气之应,养生之道也。逆之则伤肝,夏为寒变,奉长者少。”此时养生需讲求顺应自然,目的在于更好舒展人体的阳气。
如果感觉情绪低落,该如何调节心情、达到养生保健目的呢?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大家带来了一段情景剧场小短片,来一起看看吧!



起居调摄:夜卧早起


春为肝气当令。春主生发,立春之后,人体内的肝气逐渐旺盛,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,而阴气相应逐渐消退。此时节,应有意识地调整作息,做到晚睡早起(晚睡并不是指熬夜)。
中医认为,辰时即上午7-9点,人体足阳明胃经当令,应吃好早餐以养护胃气。同时,睡好“子午觉”(中午11-13点的午觉,晚上11点到凌晨1点的晚觉),补足精力,以防春困。一般情况下,成年人每天保证6-8小时睡眠即可
另外,适当户外锻炼、注意开窗通风、听音乐、踏青等,都能舒经活络,保持心情舒畅。


饮食调养:重在“清”


清明饮食重在“清”。冬季时,人们往往会进补一些高热量食物,加上活动减少,补充大于消耗,故而堆积了脂肪。身体里过多的内热,到了清明时节,就要及时清理,包括清肝气、清肺气、清血管。
清肝气:春天,正是肝气旺盛之时,要清肝养肝。饮食上可以多吃洋葱、海带、黑木耳等,或者选用菊花、枸杞子等泡水喝。菊花具有清热、平肝、解毒的功效,枸杞子能够滋补肝肾、益精明目。
清肺气:肝属木,肺属金,金克木,容易咳嗽,故要清肺。可将北沙参、百合等加入饮食,进行食疗。北沙参具有益胃生津的功效,百合具有润肺、安神的功效。
清血管:清明节气前后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,清血管就是要预防此类疾病,注意少食高油高脂,多食瓜果蔬菜,如苹果、燕麦、坚果、谷类、绿豆等。



最后,附上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“本草光华志愿者团队”带来的特色菜谱,一起动动手,做一道适合清明节气食用的药膳吧!


猪肝绿豆粥



食材:新鲜猪肝100克、绿豆80克、大米150克步骤:(一)将猪肝洗净、切丝,加黄酒去腥备用(二)将绿豆洗净,浸泡1小时,再将大米淘洗干净(三)将绿豆、大米置于锅中,加水,大火煮沸后,用小火熬煮,待熬成浓粥时加入猪肝,猪肝熟透即可食用功效:补肝养血、清热明目
END



编辑 / 张姗

制图 / 蔡嵩麟

视频 / 打浦桥街道(社区)卫生服务中心

资料 / 张雯婧 人民健康 国学杂谈 广州日报 澎湃新闻 沪小康

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



     黄/浦/进/行/时      

1. 边拍边画丨你有一份四月的浪漫等待查收


2. 在“上海之春”国际音乐节闭幕展演上,他们是来自黄浦的“角儿”


   JOIN US   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